雲集各路高手,除全職投資者與基金股票專家外,更有各大經濟學教授與講師。大環境走勢,小市民心態,高度與角度並重。
28/01/2019 下午02:19
特首早前提出調高老人綜援合資格年齡後,引起社會就此政策改變的爭論。曾國平和徐家健兩位欄友已分別撰文提出各自的觀點,在此不贅。今日我想提出的一個觀點是:提升老人綜援合資格年齡可以提升「中年人」的就業比率嗎?
25/01/2019 下午02:49
收緊長者綜援申請資格全城鬧爆,政府希望領取綜援的健全人士繼續透過工作貢獻社會,議員卻認為僱主不想聘用容易勞損的長者。回應議員,中年界KOL羅致光這樣解釋:「所謂勞損,就是一些不適當的動作,重複在工作上或生活上重複地去用,並不等於勞動的人是有勞損,反之很多有勞動的人,其身體的年齡是會較一個缺少勞動的人反而更加年輕。」勞動不等於勞損,我十分同意;鼓勵「中年人」勞動,卻令不少港人十分勞氣。
23/01/2019 上午11:34
香港樓價高是常識,幾歲細路都知道樓價跟收入的距離愈來愈遠。實情雖然人所共知,但由國際公共政策顧問講出來的話,始終會較受注目:該顧問機構每年一度的報告指出,以本港家庭入息中位數計,需要唔飲唔食唔使錢近21年才買到一個單位,破了顧問15年來的紀錄。每年一度的例行公事,加上專家建議政府要正視問題幫助市民置業之類的陳腔濫調,這類報道睇得多都麻木。